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美丽:永远的精神站立

时间:2014-05-07 14:52 点击:
一、从刘慧当校长想开去:校长应当是深刻的思想者、杰出的实践家 对校长有很多定义,我也想定义校长,这是刘慧及其文章《向着美丽出发》所给我的启发。我的定义是:校长不应只是一般的实践者,而应是杰出的实践家;校长不一定是思想家,但一定要是深刻的思想

  一、从刘慧当校长想开去:校长应当是深刻的思想者、杰出的实践家

  对校长有很多定义,我也想定义校长,这是刘慧及其文章《向着美丽出发》所给我的启发。我的定义是:校长不应只是一般的实践者,而应是杰出的实践家;校长不一定是思想家,但一定要是深刻的思想者。这一定义不是很周全,也没有形成严谨的定义话语,但我以为它揭示了校长的核心要义,而且充满着发展的张力。试想,如果,他只是个实践者,那校长就与教师无甚区别了(当然,教师也应成为实践家);如果要求他是思想家,那于校长无疑要求过高了,以致无法实现。实践家与思想者两者是紧密联系,相互支撑的。从实践者到实践家,是因为有了思想的串联,更有了思想的支撑和思想的内涵,实践者就会走向实践家。思想者、实践家应当成为校长的核心要义和典型特征。

  刘慧做过教师,当过大队辅导员,后来担任了幼儿园园长。这一经历的意义,不仅是在多种岗位所获得的锻炼与体验,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实践磨砺了她的思想,丰富并提升了她的思考内涵。多元的思考在实践中不断趋近、聚焦,从形而下逐步走向形而上,从工具理性逐步走向价值理性,进而形而下和形而上相结合,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,进行了一次思想者与实践家的对接,也许这可称为一种“思想游戏”。当然,这永远是个过程,关键是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,更要自觉地迈开步伐,去经历这一过程。刘慧回到张家港实验小学,她有意识地经历着这一过程,着力的是:思考、实践,对学校发展做深入的归纳、概括、提炼,在顶层设计上进展相当明显。实事求是地说,刘慧和她的团队这种“思想游戏”是成功的,而且态势很好。我想所有校长是不是都应该记住:思想者、实践家;抑或记住:实践家、思想者。

  二、刘慧和她的团队对美丽有深度的认识和开发,“美丽学校”有着丰富、深刻的内涵

  在思考之后,刘慧和她的团队,把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凝练在办“美的学校”上,并且对于美丽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开发。

  建设美丽学校是张家港市教育局提出的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境界。美丽学校的提出,绝不是一时的冲动,对时尚的追逐,不是空洞的一句口号,也绝非是止于外表的简单描述。美丽有着十分丰富、深刻的内涵。但是,在不少时候,不少场合,美丽被浅表化,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认识美丽,浅表化的结果,“美丽”的品位被降低了;美丽被滥用了,有少数人不管内涵如何,真实性如何,出于某种交往的需要,一律以“美丽”冠之,滥用的结果,是“美丽”的贬值;美丽也被误用了,不以为丑反以为美的现象并不鲜见,误用的结果,是“美丽”价值观的丧失。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,我们应当勇敢回复美丽的原本意义和其真正面貌。正因为此,“最美医生”“最美司机”“最美消防队员”“最美村官”……才逐渐成为对人、对事最简洁,然而是最本真、最高的评价,当然,美丽也应成为对一个地区,以至对一个国家的最高期待和不懈追求。同样,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改革根本导向和根本任务的今天,我们应当倡导“最美学校”“最美校长”“最美教师”。用刘慧的理解来说,“美是教育的本质”。

  从日常经验和知识出发,我们可以对什么是美丽作出不少解读,而且不无道理。不过,真正深入认识美丽、理解美丽是非常不易的。英国著名的人文学者培根曾专门论述过美。他在“论美”中开篇就说:“善犹如宝石,以镶嵌自然为美;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,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,只须气度端庄,仪态宜人。[1]”培根从道德意义上去定义美,把美定义为善,是“至善”;美是一种自然的状态,同时,所谓美貌是在“气度”和“仪态”上,于是,“美”与“美貌”有了区分。培根说:“美貌如夏日鲜果易腐难存,而且它每每使年少者放荡,并给年长者几分难堪,但笔者的开篇所言仍然不假:若美貌依附于善者,便会使之光彩夺目,还要使恶行无地自容。[2]”香港凤凰卫视董事会会长刘长乐也有类似的观点;思想永远比漂亮的脸蛋更重要。但,我以为还要补充一句:思想可以让人美丽起来。

  说到“气度”“仪态”,法国著名的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哲学家帕斯卡尔确认了优雅与美丽的标准:“优雅和美丽都有一定的标准,就在于我们的本性(无论它实际的情况是强是弱)与使我们愉悦的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之中。[3]”优雅,抑或美丽源自本性,一定是自然的,本色的,绝不容许矫情、作秀;又是让我们大家快乐、喜欢的,绝对排斥苦恼、烦忧。正是在这两者所组成的特定关系中,显现了美丽。不禁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。这位俄罗斯文豪说:“第一要真诚,其次是善良,最后还要我们永不相忘。”陀氏对美丽作了最好的注脚。

  刘慧对美丽的看法呢?当然认同以上的看法,同时她又有自己的标准。她认为美丽是一种精神,这种美丽精神成为美丽学校的灵魂,正是这美丽精神的灵魂让美丽学校一次又一次地站立。这是一种独特的概括。精神,源自文化,源自信仰,表现为坚定、善良、真诚,还有优雅。于是,刘慧和她的团队,从文化建设入手,塑造学校精神,培养教师的气质,养育内心的崇高,让精神永远站立——这是刘慧对美丽的深度认知和开发。

  三、刘慧和她的团队办“创意小学”,去“实验梦想”,用美丽精神引领学校去占领发展制高点

  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在哪里?在学校精神。学校精神又落脚在哪里?在校训。校训又要落实在何处?……诸如此类的“连环式”问题,一定常常盘旋在刘慧的脑海中。“盘旋”的结果带来了对制高点的想象与向往。

  恩格斯在论述人与动物最初的关系“是不自由”的时候说:“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,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。[4]”因而,所谓美,是在文化引领下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。张家港实小的发展正是一次又一次文化上的进步,推动学校走向美的境界,站到了发展制高点上。刘慧的以下这段概括十分重要:“从百年文化源头‘端勤毅’出发,我们提出了‘让学校成为美好的童年记忆’的核心理念,明确了‘创意小学,实验梦想’的办学定位,涵养育化‘优·雅’教师、‘智·趣’学子,努力建设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:大教师、大课堂、大学校。”一幅文化地图呈现在我们面前,从中长出一个精神坐标来。大概这就称之为刘慧和她团队的顶层设计,是美丽学校的顶层设计。

  小学教育是全面打基础的教育,但是打什么基础,怎么打基础,尤其什么是基础,一直是模糊的,甚至是片面的。张家港实小,刘慧他们坚定地认为,小学教育的所有基础都应指向创新人才的培养,准确地说,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,正因为此,他们把实验小学的实验任务定在“实验梦想”上。“实验梦想”似乎难以理解,其实“实验梦想”,不仅鼓励孩子们有梦想,而且要指导他们用行动去实践去实现。这是一个“实验”的过程,是一个浪漫的感性与深刻的理性相结合的过程,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。因此,学校、教育一定要有创意,要有创新精神的闪烁,要有智慧灵性的生长。所谓创意,所谓创新,首先是对先贤的肯定,“以贤为范”,其次是对自我的超越。张家港实小文化史上的“范贤”与“半肯”的文化基因催生着学校教育的创新,让学校走向创意。这样的学校生活一定能成为儿童最美好的童年记忆。

  很长时间以来,不少实验小学发展定位与愿景总是脱离不了“一流”的思维模式。这样的思维模式,其实是停留在学校发展的表面,是以所谓影响度、美誉度来作标尺的,而没有深入到学校真正的内涵与使命上去。“创意小学、实验梦想”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路。若此,学校才是真正美丽的。
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